牛股远期策略 庞涓攻破赵都邯郸,在战国是什么水平?
公元前354年(魏惠王十六年、赵成侯二十一年)牛股远期策略,魏国大将庞涓统领十万大军,攻击赵国都城邯郸。庞涓军有九万魏军,一万卫军,宋国因襄陵之战损耗严重,没有派兵参战。另有两万卫军,在卫赵边境黄河边跃跃欲试,牵制内黄守军支援邯郸。
赵国方面丝毫没有胆怯,赵人并没有消极防御,六万大军在漳水河畔严阵以待,只等魏军渡河好半渡而击。邯郸仍有守军一万五千,邯郸以北的信都、东南的内黄,各能抽出五六千兵力驰援,中牟也可抽出一万人截击败退的魏军。总兵力上魏军稍占上风,但赵军作为防御方其实是有优势的。

图-魏国攻克赵国邯郸1
然而庞涓却并未从邯郸以南渡河,而是轻装绕到上游中牟背后渡河,等于将行军路线拉长了三百里,但也成功破除赵军将魏军阻挡在漳水沙石滩上的盘算。
漳水北岸,阵阵秋风吹来,原野黄绿红三色交杂,一片斑烂。庞涓选择在秋收时期进攻,魏国反对的人就不少,但魏惠王赞同,此举可令赵国损失收成的做法。
一个多云的黄昏,挂着一钩镰刀似的下弦残月,云隙处隐可见一两颗黯然无光的星辰。就这个夜晚,魏武卒以独步战国的机动力,屏声敛息绕到漳水以北,从背后突袭赵军漳水防线。
箭矢漫空,魏赵双方短兵相接,互以强弓劲箭远距攻击,不断有人中箭,饮恨当场。

图-邯郸
蹄声震动大地,魏军刺进夜色茫茫的原野。两方终成混战之局,在广阔的平原投入惨烈战斗,战情激烈。
激战一夜,忽然十多处大火冲天而起。赵军的屯粮点位于漳水以北十多里,魏军目标正是这些粮草。看到冲天烟雾,赵军将士大骂起来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魏军糟蹋粮食的举动,让赵人不齿,但事已至此,赵将无心恋战,下令撤退到邯郸。
双方掉在草原上的火把在杂树间燃起大小数百处火头,熊熊火光将战场映得血红一片,烽烟四起,目所能及的战场均是追逐厮杀的战士,马躯人体,伏尸处处,战况惨烈!
此战魏军伤亡万余人,卫军殿后损失很小,赵军损失达到两万。

图-邯郸2
邯郸城外的小山坡上,庞涓带领一干大将观察地势,这位鬼谷子的高徒步履沉稳,气度沉凝,体格健硕威武,轮廓有种充满男儿气概的强悍,正虎目生威地盯着远处的邯郸城。
这是赵国都城第三次被围,前两次在晋阳都逢凶化吉,这次邯郸之围却凶多吉少。
围城期间,双方都忙忙碌碌,争分夺秒抢占先机。魏军大举收割漳水与邯郸之间的粮草,赵军则不断出城骚扰魏军。魏军兵力不足,未能将邯郸围死,赵国不断派出使臣,前往齐、秦、楚、韩搬取救兵。赵国还派人到魏国大梁,造谣声称庞涓有拥兵自立之举。
庞涓绝无拥兵自立之心,但他的做法却令魏国朝堂不安。庞涓在邯郸附近修筑数座石头和木头打造的垒城,囤积粮草,准备打一场跨年度的持久战。而且庞涓还数次派人到大梁,请魏惠王增兵。

图-邯郸城
魏惠王当然不敢增兵,他反而以训练新兵为由启动调兵计划,用魏国各地守军去替换庞涓帐下的身经百战的将士。庞涓虽然熬过一个冬天,但到来年春天,八万魏军有五万是新军,身边将领除了自己家族的人,再没一个参加过去年的大战。
邯郸的情况更不乐观,漳水沿岸的粮仓被烧毁不少,去年秋收的粮草也没有入库,城中大军四万五千人,远超平时驻军,过冬后军民的粮食所剩不多。
与此同时,魏军的包围圈开始收紧。旌旗飘扬的魏军营垒,如展开翅膀的雄鹰,忱兵广阔的平原上,严阵以待。
赵成侯目光投往城外魏军的鼎盛军容,肩头像负起千斤重担,压得他似无法挺直龙躯。邯郸四周达五里的树木均被砍伐清光,留下一截截连着树根的木桩。魏军用树木制造云梯、撞车、投石机等攻城器械。

图-邯郸3牛股远期策略
赵军以数千人的规模向外突围,试图干扰魏军修筑工事,也希望打通粮道,但均已失败告终,反而损失三千人马。魏军抓来一万多赵国百姓做奴隶,魏军战力完全释放,放手迎击赵军。在魏武卒面前赵军整体战力还是弱一些,或者说在这个时期,没有哪支诸侯军,能够和魏武卒正面硬撼。
粮草即将告罄,赵人决心求变,由赵成侯率军两万突围去信都,减少邯郸粮草压力,再寻机运粮到邯郸。
九万魏军,进驻城外各处营垒、箭楼和壕沟,城外空旷平原再不见人,透出一股高深莫测,山雨欲来前不寻常的平静。

图-邯郸 铜鎏金嵌玉三龙形饰
邯郸北门外有两道壕沟,靠近邯郸第一道壕沟正对大门,长达两里,宽两丈深一丈。赵军欲突围,要么绕过壕沟,要么填平一段壕沟。第二道壕沟距第一道壕沟约一里,也是宽两丈深一丈,大致七八丈一段,分为数十段,每段之间仅六步宽,勉强容得下一辆战车。两道壕沟旁均有数不清的箭楼,魏军在壕沟与箭楼的掩护下日夜轮番守卫。
公元前353年(魏惠王十七年、赵成侯二十二年)春,邯郸人熬过了冬天,城中兵力强劲,但粮仓见底,外围的辎重又送不进来,必须求变!
一个星月暗淡的夜晚,赵军在邯郸北门放下吊桥。

赵氏前军一队三千人,由矛盾手和刀箭手组成。前军二队三千人,以推车装在泥沙包,待一队站稳阵脚后填壕。中军一万人,以车兵为主,是赵成侯的突围主力。后军四千人,负责断后。
\"当!当!当!当!\" 数座箭塔上的魏军敲响警钟求援。后面数里外林中传出号角声,垒门大开,分别驰出多支骑兵,只看其反应迅速,可知早蓄势已待。
突围军迅速出城,冲入第一重壕堑杀敌,魏军数座箭楼在二十下鼓音内崩塌。

数十辆手推车从前军二队中飞快推出,直接送入壕沟,接着泥土包运送不绝。片刻功夫,长达十多丈的一段壕沟变成平地。
\"咚!咚!咚!\" 鼓声中魏军已经杀到第二重壕沟处。赵军先锋一队二队变阵为两个纵队,前一排盾手长盾往地,后一排盾手往上斜举,形成上下两重盾牌阵,保护后方。赵军车兵雷霆万钧疾驰杀出,前方魏军挡者披靡。
战鼓声起,魏军分左右两翼又至。魏武卒五十人一组,不求杀敌,只求凿穿赵中军的长蛇阵。
战场上喊杀连天,双方不停调兵遣将,杀得天昏地暗,星月无光。
邯郸城东西南三个方向,城门外烟火四起,原来赵军用疑兵之计,使魏军不敢全力追击北边的突围军。
邯郸南门魏军大营内,庞涓正在回忆往事,几年前他在魏国朝堂之上,初见魏惠王,便信誓旦旦道:“大王不用微臣则已,如用微臣为将,管教战必胜,攻必取,可以兼并天下,何忧六国哉!”
魏惠王将信将疑道:“先生何出此言乎?”
庞涓立誓道:“臣自揣所长,实可操六国于掌中,若委任不当,甘当伏罪。”
如今庞涓在邯郸城下,邯郸本有四万两千的兵力,却被赵成侯抽走两万精锐,庞涓攻破邯郸,实现他在魏惠王跟前的诺言,指日可待。
其子庞英打断了他的思绪:“父亲,我愿领一军,生擒赵侯!”
庞涓挥手打断儿子的请求道:“赵侯没了,赵国可以再立一个。”随后指着羊皮地图上的邯郸,振奋道:“拿下邯郸,半个赵国就亡了,我庞氏必名留青史!”
身旁的庞英牛股远期策略,以及两个侄子庞葱、庞茅,都被庞涓的气势感染,高声应道:“喏!”
邯郸城外赵军潮水般往北退却,突围之路已畅通无阻。庞涓仍派出一军尾随佯装追击,但主力还是留在邯郸城外清扫战场。
突围战赵军损失三千多人,主要是队形被冲乱后落入魏军包围的孤军。魏军仅损失五百余人,主要是两条壕沟和箭楼的守卫军,在第一轮突围时用生命迟滞赵军的速度。
邯郸城外,魏军收紧包围圈,建造各式攻城器械,工地上如火如荼。
邯郸城里死气沉沉,战争的可怕和残酷,正清楚写在每一名赵军饱受折磨的脸上。
赵成侯来到邯郸以北的信都,他比刚即位时老了许多,却毫不懈怠,立即组织征粮。
时间过了一旬,一个日落西山的傍晚,赵军从信都出发南下,一万二千人和二百辆车,不过装载的是砂石。同一时间,中牟出兵一万,北上渡河攻击魏军。
魏军中军大帐,庞涓正宴请新来的将领。帐中奏起鼓乐,魏将一个个上来敬酒,庞涓来者不拒,酒到杯干,喝了数十余杯,仍是神色自若,众人无不骇然。
忽听得远处呜呜呜的传来一阵尖锐急促的号角之声,众将本来都席地而坐,饮酒吃肉,一听到这号角声,蓦然间轰的一声,同时站起身来望向庞涓,他却示意众人做下继续吃喝。
那号角声来得好快,初听到时还在十余里外,第二次响时已近了数里,而且众人听清楚了,南北两头都有号角声。众将再次站起身来,脸上均有惊惶之色,帐内却鸦雀无声,谁也不敢质询庞涓如何应对?
庞涓神色镇定,大手抚摸着酒台上的羊皮地图,慢慢举起土制酒杯,喝干了酒,说道:“赵军南北夹击,此必有诈,我们这就去东边,拔营!”
传令兵当即转身出营发令,但听得一句“拔营”的号令变成十句,十句变成百句,百句变成千句,声音越来越大,却是严整有序,毫无惊慌杂乱,可见庞涓统军有方,魏武卒训练有素。
三万魏武卒绕过邯郸,从西往东进发,惟闻马嘶蹄声,竟听不到一句人声。
与此同时,赵军巨鹿、沙丘的一支运粮船队从北方来,沿着黄河抵达邯郸以东,接着一万三千赵军与二百辆载满粮食杂货的骡车,借林木的掩护登岸,前往邯郸送粮。
原来赵军三路进兵,第一路从信都假装运送粮草南下,第二路中牟守军渡河牵制魏军,第三路巨鹿沙丘的运粮军才是真正目的所在。赵军计划虽周全,可惜遇上的是庞涓,此人战争天赋之高,魏赵双方都无人可及。
双方在邯郸以东四十多里遭遇,魏武卒以绝对优势兵力击溃赵军先锋。赵将弃车保帅,烧掉粮草车后退兵。赵军先退而结阵,接着弓弩轮番射击,缓缓随军后移。退而不乱,尽显其精良训练。
庞涓遥观赵军退兵阵势,赞道:“兵是精卒,马是良骥,灭赵方需时日。”
庞涓深得兵家“知地”的要旨,手上有多卷邯郸附近地势的羊皮地图,是他攻打邯郸前数年内做的准备。
此战魏军仅以三百多人的代价,杀掉一千多赵军。若非庞涓志在邯郸,要保留有生力量,否则可能会全歼这一万三千赵军。
反而是赵军南北两路把戏演的很真,魏军在这两个方向没有布置魏武卒,双方各自损失约三千人马。
庞涓移师邯郸,夜间只见城外垒城、箭楼、壕沟等地灯火点点,连绵分布数十里,军势鼎盛。马蹄踢起的尘土直卷夜空,蹄声起落的轰鸣摇撼天地。确有令人心胆俱丧、不战而溃的威势。
邯郸城头赵军将士战士,无不志气被夺,迷失在饥饿和绝望中。
次日一早,魏军以鼎盛的军容,昂扬的士气,压城而来。战鼓轰天,马蹄人足踏地之音震撼大地。城外处处旗帜飘扬,阵形似海,只其威势足令人生出不战自溃,无法与之抗衡的霸道气势。
邯郸城墙上守城将士,则人人脸如土色,内生怯意。
庞涓如此示强,他也有苦衷。魏军抵达邯郸城下时,军力处于鼎盛。现在几场战斗下来,虽然不断获胜,兵力却减少到八万六千,其中一万还是卫军。这几个月大梁方面有不断调派新军来,精锐的魏武卒的人数已经减少到不足三万。
庞涓设了四座大营,邯郸以北八千魏军防信都方向赵军,邯郸西南方向八千魏军防中牟军来袭,邯郸以东一万卫军防赵国巨鹿和内黄两军沿黄河登陆,中军三万人留在邯郸城下,庞涓身边有四千预备队。除了这六万人,庞涓将一万六千人分为四组,在四个大营之间游击,任何一个大营遭受攻击,立刻会有四千人赶来驰援,这算是庞涓一大发明。邯郸城下还有一支四千人的工兵队,他们监督一万多赵国百姓,一起建造攻城器械。庞涓特别重视侦查工作,派出八千人的斥候队伍,分散在邯郸周边几百里范围进行侦察。
庞涓将魏武卒全部集中在邯郸城下,三万魏武卒,外加四千预备队,四千工兵,总兵力三万八千人。要攻克两万两千人把守的邯郸城,庞涓先要摧毁赵人的意志。
赵成侯自己虽已经撤离出邯郸,但邯郸终究是赵国首都,怎能有失。
赵国的使臣席不暇暖,不断前往齐、楚、秦,实质的救援却迟迟没有到来,只有秦军在西线魏国河西元里,击败魏军,斩首七千,也并没有解邯郸的燃眉之急。
秦国这一点是绝对值得称道的,虽然秦国很多时候都有点乘人之危的味道。当他国开战,或他国国丧,或他国邀请秦国出战,秦国绝对毫不含糊,立即出兵,秦人作战的积极性值得肯定。
在邯郸危如累卵的时刻,有大臣劝说赵成侯,通过赠与齐、楚、秦土地,来请求救兵,力图保住国都。
赵成侯在对领土的态度上非常坚决,就算死也拒绝赠送任何土地给其他诸侯,赵氏刚烈的性格,正是他们发展为战国七雄的基础之一。
邯郸城外分布整片平原的魏军,漫空飘扬的旌旗拂拂作响,马嘶声中间歇响起,却没有人发出任何声音。庞涓单骑越众而出,魏军人人呼吸顿止,鸦雀无声。
十多辆投石车从队列中行驶出,在赵军惊疑的目光中,试投了一轮巨木和石块,不过射程不足,纷纷掉落护城河中。因赵军也有投石机,魏军的投石机只能放置在安全距离外。
次日,投石车再次推出,效率明显提高,有的木头已经能滚到城墙前。十几天后,有的木头借着风势能够抛到城楼上,其他也弹无虚发能在城墙上砸出一个个凹坑。
公元前353年(魏惠王十七年、赵成侯二十二年)七月,这晚厚云积压,风雨交加,赵军松了一口气,因投石车在雨中的射程将大为缩短。漫天风雨的黯黑中,魏军亮出隐藏在营垒中的上千架云梯,三万魏武卒扛着云梯悄无声息渡河登城。雷电交加,视野模糊不清,雷声也把马嘶蹄音全掩盖了。

大多数赵军躲在城楼里躲雨,雨中的城墙上虽然有人值守,但目力不佳。赵军用绳索放下斥候,渡过护城河去侦查敌情。虽然赵军斥候发现了敌情,但一切为时已晚。
魏军先登之士打开城门,三万魏武卒蜂拥而入,惊碎邯郸城军民疲惫梦乡。
魏军中军大帐外,雨中的庞涓目光投往邯郸城方向。旁人根本看不见邯郸城,他的眼眸却神光电闪,似能视黑夜如同白昼般看清战场情势。
战斗打了大半个夜晚,一万二千赵军被杀,上千人脱甲弃械,躲入民居保命,还有九千人饥疲交迫投降。
此战魏武卒损失六千多人,城中尸骸狼藉,血流成川,战争就是这么残酷。

图-魏国攻克赵国邯郸2
庞涓大费周章建造投石车,并不断提高其射程,给敌我双方形成一种惯性思维。真正攻城时,庞涓却完全放弃精心打造的投石车,这等举重若轻、兵不厌诈的战法,不愧当世名将。
整个邯郸之战,魏军拿下邯郸,损失约两万人,赵军伤亡约五万二千人,被俘九千人,邯郸被洗劫一空,财富、粮草损失不计其数。
此战后庞涓名动天下,声势尤在魏惠王之上。战国时秦灭六国前,攻破战国七雄都城的情况有四例,按时间先后是:庞涓攻破赵国邯郸,匡章攻破燕国蓟都,乐毅攻破齐国临淄,白起攻破楚国郢都。
令人诧异的是,齐、楚一直等到邯郸被攻破,才双双出兵救赵。齐国由田忌统兵,孙膑为军师,在桂陵打败庞涓的疲惫之师。
倍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